獲得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“計量認證合格單位”。
1978年獲得由四川省委、四川省革委會頒發的“建科所建材研究組”學科技術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先進集體。
1978年獲得由四川省建筑材料工業局頒發的“建科所建材研究室先進集體”。
1978年,灰砂加氣混凝土、蒸養煤矸石制品頁容鑄石、用頁巖代粘王制磚麗平裝密碼快烘煤矸石磚獲科技成果獎,由四川省建筑材料工業局頒發。
1978年5月,山洞冷藏食品技術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三彩油路基層補強效果研究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頁巖鑄石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無形鋼提升環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蒸養煤矸石制品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硫磺砂漿電張預應力混凝土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江津預應力拱桁橋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石灰-水泥-砂加氣混凝土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“五大水泥”標準改革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用頁巖制磚麗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8年5月,特細砂配制混凝土技術獲科技重大貢獻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科學大學頒發。
1979年1月,多渣路面基層獲四等獎,由四川省革委會頒發。
1979年3月,頁巖鑄石獲三等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革委會頒發。
1979年3月,石灰-水泥-砂加氣混凝土獲三等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革委會頒發。
1979年3月,蒸養煤矸石混凝土獲二等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革委會頒發。
1979年4月,江津預應力拱木型橋獲四等獎,由四川省革委會頒發。
1980年1月,SCY-3型砂含水率測試儀獲四等獎,由四川省重慶市革委會頒發。
1980年3月獲得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頒發的“市建科所嘉獎”
1984年12月,菱鎂混凝土制品的開發應用獲科技進步三等獎,由市人民政府頒發。
1985年8月獲得由市人民政府頒發的“P△-I型載荷彎形參數多功能電腦測試系統市計算機開發應用成果三等獎”。
1986年3月,80-MIII型多用途馬歇爾穩定度試驗機授予三等獎,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頒發。
1986年9月獲得由國家物質局頒發的“菱鎂混凝土制品的開發研究三等獎”。
1986年12月獲由市科委頒發的“市科技普查二等獎”
1987年6月,重慶市回彈法評定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獲科技進步三等獎,由市人民政府頒發。
1988年4月,含鈦高渣作水泥混合材料工業試驗授予三等獎,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頒發。
1988年5月,含鈦高爐渣作水泥混合材料工業試驗獲一等獎,由四川省冶金工業局頒發。
1990年3月獲得由四川省建筑材料工業局頒發的“1989年度省硅酸鹽制品情報網工作先進單位”。
1991年1月,1990年度省硅酸鹽制品情報網工作中評為先進單位,由四川省建筑材料工業局頒發。
1991年4月,灰砂空心磚的材性及砌體力學性能獲科技進步三等獎,由市人民政府頒發。
1992年5月,道路混凝土檢測強度試驗研究獲科技進步三等獎,由市人民政府頒發。
1993年12月,墻體實際承載力微破損測定研究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,由市人民政府頒發。
1994年12月,80-MIII型多用途馬歇爾穩定度試驗機獲科技進步三等獎,由市人民政府頒發。
1996年12月獲得由四川省建委頒發的“四川省建設系統科技工作先進集體”。
2000年2月,重慶地區混凝土集料堿活性測試研究獲三等獎,由市政府頒發。
2000年2月獲得由市政府頒發的“重慶市預拌混凝土質量控制規程三等獎”。
2000年3月獲得由市委、建工委頒發的“1997-1999先進基層黨組織”。
2000年10月獲得由市混凝土協會頒發的“2000年度先進單位”。
2001年4月我院被重慶市建設委員會命名為2000年度重慶市建設系統“文明單位”。
2001年6月獲得由市總工會、市文化局、市文聯頒發的“市第二屆職工藝術節‘建科杯’職工演講賽特別獎”。